為什麼國會選舉愛用蜂窩地圖?|GM政治
什麼是蜂窩地圖?為什麼用蜂窩地圖?
呈現選舉結果的地圖有非常多種,下面2019年英國國會選舉結果的圖片呈現了其中三種。中間 Constituency View 就是蜂窩地圖,這是由一顆顆六角形拼成特定圖案的地圖,英文則稱為六角形地圖hexagon map。左圖 Geographic view 是最傳統的選舉地圖,右圖 Population View 則是依照人口數量改變選區面積的 變形地圖/面積變量地圖 cartogram。圖片來源:https://worldmapper.org/maps/gbr-politics-election-2019/ |
如果單純閱讀左邊的傳統地圖,我們會以為英國國會最重要的政黨是藍色的保守黨和黃色的蘇格蘭民族黨,紅色的工黨則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但如果再看到中間的蜂窩地圖就會發現工黨才是席次第二多的政黨,保守黨的優勢幅度也沒有看起來那麼大。
因此,比較這三張地圖之後可以發現,傳統選舉地圖會因為各個選區面積的差異,扭曲各個政黨在國會的實質影響力。都會地區的選舉區面積較小但數量眾多,導致傳統地圖縮小都會地區、放大鄉村地區的席次影響力。而工黨的優勢選區多半在都會地區,也就使得它的重要性被低估。
蜂窩地圖的優勢便在於讓每個席次的大小相同,一顆六角形就是一席立委,比起傳統地圖更真實呈現各個政黨在國會的影響力。不過相對來說,蜂窩地圖就無法像傳統一樣表現實質的地理空間資訊,如果沒有註解,讀者很難對應真實的地理位置。
同樣能夠表現實質影響力的還有變形地圖,這種地圖可以依據人口數重新調整每個選區的面積,也就是放大都會選區,縮小鄉村選區。不過,許多媒體和資料視覺化者仍然喜愛蜂窩地圖,其中一個原因是變形地圖比較醜,也不容易美術編輯,而且還需要使用地理資訊系統才能完成。
蜂窩地圖看起來和諧漂亮,六角形不像圓形無法密合,也不像正方形僵硬死板,能夠更自由的拼出想像中的圖案。小小的缺點是,相同尺寸的六角形密集排列可能對有「密集恐懼症」的讀者產生不適。
蜂窩地圖最適合呈現單一席次選舉的結果,英國是最經典的例子。英國國會650個席次都是單一選區制,每個選區都只選出一席議員,恰好能使用650個六角形拼出英國的形狀,表現整體國會選舉的結果。
臺灣立法院有113席立委,其中73席是單一選區,6席是複數選區,34席是比例代表制。因此在製作地圖時就有不同的方法。維基百科編輯者的做法是把三種選舉制度分開來畫,畫成三張選舉地圖。而我的做法則是全部畫在一起,讓不分區立委來填充臺灣中部到東部的席次空缺。
蜂窩地圖有一些優勢也有一些閱讀上的盲點,不過總沒有滿分的地圖,所有的地圖都必須為了達成某些特質,而犧牲另一些特性,進而傳達製圖者選定的觀點。讀者可以想一想,上面三張2020年立法院選舉結果地圖各自有什麼優點和缺點?你認為國民黨和民進黨會不會偏好哪一種地圖?為什麼?而你又比較喜歡哪一種地圖呢?
繼續閱讀
>臺灣國會選舉的蜂窩地圖:歷屆立委選舉結果‧蜂窩地圖|GM政治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