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指標介紹+2017臺灣生育解析|人口解析


世界各國各個時段各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人口數與出生人口數,但要如何將這些數字以一致的標準相互比較?人口學衡量生育水準的指標有很多種,而每個指標各有其特點與缺陷,以下🅰️列舉幾項較為重要的指標。最後則看看🅱️臺灣的人口生育狀況。


🅰️生育率計算指標

 ⚉ 粗出生率 (CBR, crude birth rate)
  •   粗出生率 = 出生人數 / 總人口數  x 1000‰
  •   CBR = (number of births) / (number of population)  x 1000‰
粗出生率表示每千名人口的出生人數,顯示出生人數對總人口數的影響,是衡量生育狀況最常使用的數據,計算方式也相對簡單。出生人數指的是在一年內出生於一地的活嬰數量(排除死產),總人口數通常使用該年該地的年中人口數,也就是六月底的總人口數。2017年臺灣出生人數194616人,年底總人口數為23571227人,粗出生率約為8.26‰(在此以年底人口數充作年中人口數)。


⚉ 一般生育率 (GFR, general fertility rate)
  •   一般生育率 = 出生人數 / 15-49歲女性人口數  x 1000‰
  •   GFR = (number of births) / (number of women aged 15-49)  x 1000‰
一般生育率表示每千名生育年齡婦女的生育數量,顯示婦女的生育水準。兩個婦女生育情形相近的國家可能因總人口數不同而有不同的粗出生率,而一般生育率的分母僅計算生育年齡婦女的數量,因此比起粗出生率更能表現真正的婦女生育水準。2017年臺灣出生人數194616人,年底15-49歲婦女人口數為5939246人,一般生育率約為32.77‰(在此以年底人口數充作年中人口數)。雖然有部分出生人口是由15歲以下或50歲以上婦女所生,然而其數量通常很小,因而在計算上不會去除這些出生人數。


⚉ 年齡別生育率 (ASFR, age-specific fertility rate)
  • 年齡別生育率 = 特定年齡婦女生育數 / 特定年齡婦女人口數  x 1000‰
  • ASFR = (number of births to women in an age group ) / (number of women in an age group)  x 1000‰
年齡別生育率表示每千名特定年齡婦女的生育數量,顯示不同年齡婦女的生育水準。年齡別生育率可以是一組數據,每個數據的計算方式與一般生育率相似,都是出生人數除以婦女人口數。這些數據用於理解不同年齡層婦女的生育水準差異,通常隨著婦女教育水準提高,婦女生育水準的巔峰也會跟著往後移。2017年臺灣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年齡層集中於30-34歲,五個年齡都突破80‰,其中最高的31歲達到約96.49‰。


⚉ 總生育率 (TFR, total fertility rate)
  • 總生育率 = 年齡別生育率加總 / 1000
  • TFR =∑ASFRs / 1000
總生育率表示依照目前各年齡婦女的生育水準,一名婦女終其一生的生產數量。這個數據的假設是ASFR顯示的各年齡生育水準不會變動,將這組數據加總起來可以推估每名婦女終其一生的生產數量。這種計算方式的概念是以較易取得的時期(period)資料推估世代(cohort)資料。許多報章雜誌討論臺灣生育狀況時經常採用此項指標。2017年臺灣的總生育率約為1.13。


⚉ 毛繁殖率 (GRR,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 毛繁殖率 = 年齡別生育率(僅記入女嬰)加總 / 1000
  • TFR =∑ASFRs ( only female births) / 1000
毛繁殖率表示依照目前的生育水準,一名婦女終其一生生產女嬰的數量。這個指標與總生育率TFR相似,但只考量未來具有生產能力的女性而排除男性。當毛繁殖率大於1時表示這一代的女性能夠被下一代的女嬰完全取代,確保人口數量維持穩定。2017年臺灣的毛繁殖率約為0.55。


⚉ 幼婦比 (CWR, child-women ratio)
  • 幼婦比 = 0-4歲人口數 / 15-49歲女性人口數  x 1000‰
  • CWR = (number of children aged 0-4) / (number of women aged 15-49) x 1000‰
幼婦比表示每千名生育年齡婦女的幼童數量。有些國家因種種因素無法精準蒐集出生人口數,因此會使用幼童數量作為衡量生育水準的數據。然而此數據的問題是0-4歲的孩童死亡率高,雖然死亡的孩童屬於出生人口,但不會被計入幼婦比,因此這只能作為粗略估計生育率的計算方法。2017年臺灣0-4歲人口數1022339人,15-49歲婦女人口數為5939246人,幼婦比為172.14‰


上述所有生育率採用的數據都是用「當年發生」的出生事件作為計算。這些結果統稱為時期生育率(period fertility rate)。學界另有一類較為複雜的生育率計算方法,稱為世代生育率(cohort fertility rate)。它的作法是追蹤所有相同年齡的婦女,計算他們一輩子的生育總量,而這個算法的能夠更精準的表現每名婦女的生育數量。不過,它必須要等到每個女性年屆45或49歲(不再有生育能力時)才能統計完成,實務運作上也較為複雜。因此,時期生育率仍較為普遍被使用。(可參考底下延伸閱讀)




🅱️臺灣生育現況

⬥ 各縣市生育狀況

使用excel圖表視覺化臺灣各縣市的總人口數與出生人數。
2017年臺灣總人口數為23571227人,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四個大都市:北北中高。


2017年臺灣出生人數為194616人,北北中高的出生人口同樣佔據超過一半,然而有許多縣市的名次在此也大洗牌,如台北進到第2名,桃園把高雄擠到第5名,出生人口最多的縣市是北北中桃。桃園人口比高雄少60萬人,出生人數卻多出3萬,由此可見不同地區出生率的差異。新竹縣的出生人數排名也向前竄升,甚至可以預期新竹縣人口很快就會超越苗栗縣(到了2018年也確實超越)。


以下是各縣市的粗出生率CBR。全國粗出生率約為8.26‰,前面篡位的桃園、台北、新竹縣都高於全國平均,桃園市登上第1名,被擠掉的高雄和苗栗則都低於全國平均。


出生人口對於總人口的影響為何?臺灣2017年大約就是生出一個台東縣的人口。




⬥ 各年齡生育狀況

2017年總共有194616個嬰孩誕生,以下這張圖片可以看到各年齡女性的生育數量,x軸是母親生育時的年齡,y軸是生育數量。生育數量最多的年齡集中在31-35歲,這是40%的寶寶誕生時母親的年紀。生育年齡中位數落在32歲,也就是有一半的嬰兒誕生時媽媽在32歲以下,另一半的媽媽32歲以上。90%以上的嬰兒出生時媽媽在38歲以下。只有不到5%的嬰兒的媽媽在40歲以上。


下面的圖是全國年齡別生育率ASFR的曲線。2017年臺灣婦女生育率最高的年齡層集中於30-34歲,五個年齡都突破80‰,其中最高的31歲達到約96.49‰。表示每1000個31歲的婦女生出96.49個嬰兒。29歲為什麼有個小小的落差?因為29歲女性的生肖是龍,人口數特別高,但他們生育的嬰兒數量並沒有特別多。

若把以上兩張畫在一起結果如下。



⬥ 各縣市各年齡生育狀況

下圖比較各縣市的年齡別生育率ASFR。若把22個縣市全畫出來圖會顯得太混亂,因此下圖只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縣市。以下列舉幾個有趣的發現。(1).花蓮與台東的生育率在18-22歲之間名列全國之冠,但在28歲以後就低於全國平均。(2).彰化、桃園、新竹市在27-34歲之間名列前茅,高峰集中在30-32歲。(3).台北市26歲以下的生育率非常低,但在35歲之後居全台之冠,整體曲線比起全國各縣市向右移動2歲左右。(4).屏東與嘉義縣的生育率在30歲之後就墊底,遠低於全國平均。


把年齡別生育率ASFR加總可以得到總生育率TFR。全國總生育率約為1.13,而各縣市的總生育率排名與粗出生率相差不遠。

注意:以上數據皆以2017年年底人口為計算依據,而非年中人口。

首次發表2019.04.14
最近更新2019.11.29

  • 人口計算指標: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人口地理」課程
  • 人口統計資料:中華民國內政部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國50州行政區圖‧各州人口面積統計|GM地圖

英國國會如何表決‧最詳細解析|GM政治

村里名知多少?什麼里名最常見|GM分析

歷屆立委選舉結果‧蜂窩地圖|GM政治

[步道]大直-老地方-劍潭。串聯捷運站、眺望機場、圓山水神社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