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地圖」標籤的文章

中國民國「首」長地圖|GM地圖

圖片
🥗 前陣子在臉書上看到有人做出一張歐洲地圖,每個國家都填滿領導人的頭的照片,形成一張幾十個頭組成的歐洲「首長」地圖 (Heads of State of  Europe) 連結 。 於是我自己就也做了一張。「首長」當然是取中文的雙關,一來有領導者的意思,二來「首」也有頭的意思。疫情當頭,四個中央首長特別放入陳時中部長。 🌐 中國民國「首」長地圖

美國50州行政區圖‧各州人口面積統計|GM地圖

圖片
🌐 美國50州行政區圖 更高畫質版本地圖  連結 🌐 美國海外2州行政區圖 高畫質版本地圖  連結 ⛄ 關於美國50州行政區的十個小知識或冷知識。 ❶ 美國首都的正式名稱為 哥倫比亞特區 District of Columbia,俗稱華府、華盛頓特區。 ❷ 羅德島州的全名是 羅德島與普洛威頓斯莊園州 State of Rhode Island and Providence Plantations。這是名稱最長的州。 ❸ 羅德島州是最小的州,只有大約4000平方公里,大小相當於臺灣的南投縣。 ❹ 羅德島州不是一座島,它與美國本土相連。 ❺ 加州 就是 加利福尼亞州;賓州 就是 賓夕法尼亞州;麻州 就是 麻薩諸塞州。德州 是 德克薩斯州 (不是德拉瓦州);佛州 是 佛羅里達州 (不是佛蒙特州)。 ❻ 美國國旗上的十三道紅白條紋,指的是18世紀英國在北美建立的十三塊殖民地,後來成為美國獨立的創始成員。這十三州有:新罕布夏、麻薩諸塞、紐約、康乃狄克、羅德島、賓夕法尼亞、紐澤西、馬里蘭、德拉瓦、維吉尼亞、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喬治亞。 ❼ 肯德基 創立於 肯塔基州,品牌名稱KFC (Kentucky Fried Chicken) 就是肯塔基州炸雞的意思。目前肯德基全球總部也設於此地。🍗 ❽ 最多鄰居的州是 密蘇里州 和 田納西州,它們各自與八個州接壤。 ❾ 在美國西南部有一個「四州交界處」,這是亞利桑那州、科羅拉多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的交界點,也是全美唯一的四州交界點。 ❿ 如果臺灣是美國的一州,人口數可以排在第三名,土地面積則是倒數第十名。 📈 下面的表格是美國各州2019年推估人口數和土地面積,點擊欄位名稱可以依照數字大小排序(淺藍色的部分)。 中文州名 英文簡稱 英文州名 2019年 人口推估 (萬人) 土地面積 (萬平方公里) 阿拉巴馬州 AL Alabama 490 13.6 阿拉斯加州 AK Alaska 73 172.3 亞利桑那州 AZ Ar...

掛在地圖上的狂想者‧讀書筆記|GM閱讀

圖片
📚 《掛在地圖上的狂想者》 ── 幾條線、幾種色、幾個點,一個既大又小、既圓又扁的秘密世界 Maphead: Carting the Wide, Weird World of Geography Wonks Ken Jennings 著作 2011年 李淑珺 翻譯 2013年 臉譜、城邦文化出版 💊 《掛在地圖上的狂想者》書名有點讓人摸不著頭緒,但可以推知與地圖相關。這本書的作者熱愛地理,也是個地圖迷。他用十二篇文章談他從小喜歡地理的成長經歷,談他對地圖設計的看法,談美國學生的地理知識競賽,談旅遊,談什麼是「地理」。 🌟 讀這本書最有趣的感覺是,他能夠喚起兒時的記憶,而且頓然發現,原來當時的我不是孤單一個人。還記得小時候偶爾會翻閱聖經,看聖經的第一個字是什麼,還有最後一個字是什麼。(答案:起初;阿們) 文字看久了也無聊,當然會翻到最後面看地圖。相較於整本聖經都用超薄的聖經紙,地圖這幾頁的紙質特別厚,而且是彩色印刷。地圖呈現以色列附近的區域、保羅前往羅馬宣教的路線。當時完全不知道地圖畫的地方到底在世界的哪裡,上面全都是陌生的地名,除了聖經故事常聽到的「耶路撒冷、紅海、羅馬」之外。 沒想到,看聖經地圖這件事,同樣也發生在兩百年前的小孩子身上。 📖 p22 對大多數為維多亞時代的兒童而言,他們的第一幅地圖,通常是在家裡或學校裡的聖經上第一頁的地圖,因為「聖地」的地圖經常是浩瀚的「出生」或「看哪」等古語的汪洋裡,唯一彩色的一頁。 🌟 熱愛地圖或地理這件事,多半都是在小時候達到顛峰,隨著年歲漸長,因為各種原因而逐漸成為塵封的記憶。國小時我時常翻閱寰宇地理百科,國中吃午餐時我通常都是一個人端詳地理課本的地圖,到了高中就漸漸不再做這件浪漫的事。如果這個情況再延續下去,或許我也會有和作者一樣的經歷。 他說,他至今仍還能記得蒲隆地和千里達與托巴哥的首都名稱,卻會搞錯斯洛伐克和烏克蘭的首都。因為這些國家是冷戰結束後才形成的新國家,而那時,他已經不再是「愛背誦地圖的九歲大孩子了!」(p23) 最後以書中這兩段引文作結。現在,我持續喜愛地圖、欣賞地圖、創作地圖。 📖 p19 我喜愛地圖,除了因為它們可以說明關於真實世界的資訊之外,也是因為它們呈現的秩序與細節。一張好的地圖不只能實用地重現某個地方;它本身就是一個美...

為什麼國會選舉愛用蜂窩地圖?|GM政治

圖片
什麼是蜂窩地圖?為什麼用蜂窩地圖? 呈現選舉結果的地圖有非常多種,下面2019年英國國會選舉結果的圖片呈現了其中三種。中間 Constituency View 就是 蜂窩地圖 ,這是由一顆顆六角形拼成特定圖案的地圖,英文則稱為 六角形地圖hexagon map 。左圖 Geographic view 是最傳統的選舉地圖,右圖 Population View 則是依照人口數量改變選區面積的 變形地圖/面積變量地圖 cartogram。 圖片來源: https://worldmapper.org/maps/gbr-politics-election-2019/ 如果單純閱讀左邊的傳統地圖,我們會以為英國國會最重要的政黨是藍色的保守黨和黃色的蘇格蘭民族黨,紅色的工黨則幾乎沒有任何影響力。但如果再看到中間的蜂窩地圖就會發現工黨才是席次第二多的政黨,保守黨的優勢幅度也沒有看起來那麼大。 因此,比較這三張地圖之後可以發現,傳統選舉地圖會因為各個選區面積的差異,扭曲各個政黨在國會的實質影響力。都會地區的選舉區面積較小但數量眾多,導致傳統地圖縮小都會地區、放大鄉村地區的席次影響力。而工黨的優勢選區多半在都會地區,也就使得它的重要性被低估。 蜂窩地圖的優勢便在於讓每個席次的大小相同,一顆六角形就是一席立委,比起傳統地圖更真實呈現各個政黨在國會的影響力。不過相對來說,蜂窩地圖就無法像傳統一樣表現實質的地理空間資訊,如果沒有註解,讀者很難對應真實的地理位置。 同樣能夠表現實質影響力的還有變形地圖,這種地圖可以依據人口數重新調整每個選區的面積,也就是放大都會選區,縮小鄉村選區。不過,許多媒體和資料視覺化者仍然喜愛蜂窩地圖,其中一個原因是變形地圖比較醜,也不容易美術編輯,而且還需要使用地理資訊系統才能完成。 蜂窩地圖看起來和諧漂亮,六角形不像圓形無法密合,也不像正方形僵硬死板,能夠更自由的拼出想像中的圖案。小小的缺點是,相同尺寸的六角形密集排列可能對有「密集恐懼症」的讀者產生不適。 蜂窩地圖最適合呈現單一席次選舉的結果,英國是最經典的例子。英國國會650個席次都是單一選區制,每個選區都只選出一席議員,恰好能使用650個六角形拼出英國的形狀,表現整體國會選舉的結果。 臺灣立法院有113席立委,其中73席是單一選區,6席...

歷屆立委選舉結果‧蜂窩地圖|GM政治

圖片
什麼是蜂窩地圖?這是一種由多個六角形拼成的地圖,比起傳統地圖更能夠 真實呈現各個政黨在國會的影響力。詳細介紹請看   為什麼國會選舉愛用蜂窩地圖?|GM政治 立委選舉蜂窩地圖 下面是我國國會選舉蜂窩地圖。從第七次修憲改變選舉制度以來,臺灣每四年舉行一次立法委員選舉,目前已完成四次選舉,分別是2008、2012、2016、2020年。前三次選舉各單一席次選舉區涵蓋的範圍相同,2020年的選舉因為實施選區重劃,新竹縣和台南市的區域立委增加一席,高雄市和屏東縣則減少一席。 第十屆立委選舉 2020年1月11日 第九屆立委選舉 2016年1月16日 這次選舉民進黨大幅成長,除了在濁水溪以南21席全勝之外,北部的新北桃園也大有斬獲,區域立委席次來到50席,加上不分區18席,首度在國會取得絕對優勢。時代力量除了拿下3個選區,也在不分區拿到2席,成為一大亮點。國民黨席次近乎減半剩下35席。 第八屆立委選舉 2012年1月14日 這次選舉可以看見許多選區翻綠,民進黨贏得27席,比上次翻倍成長。不分區立委小黨大有斬獲,台聯和親民黨各拿下3席和2席,國民黨只得到16席並未過半。整體來說,國民黨依然占有絕對優勢,區域立委79席掌握了48席,加上不分區便可以穩穩過半。 第七屆立委選舉 2008年1月12日 這次選舉是國民黨聲勢空前鼎盛的一次,雲林以北45個選區,國民黨狂掃42席,民進黨只有在臺北縣的三重蘆洲保住2席。區域立委79席,國民黨就拿下61席,不需要靠不分區就可以過半。民進黨區域立委只選上13席,甚至比不分區立委14席還少,台南5席全上。 更多資訊 >   為什麼國會選舉愛用蜂窩地圖?|GM政治 >  立委名單選區對照‧不分區立委名單|GM政治 >  2016立委選區地圖 >  2020立委選區地圖 臺灣選舉蜂窩地圖的設計理念 在設計這張地圖時,有別於網路媒體製作的版本,我盡量讓各縣市和選區的空間配置符合實際的地理位置,海線選區靠海,山線選區往內部移動。不分區立委是由全國選民共同選出,因此放在臺灣正中央的位置,也正好補足臺灣東部縣市席次較少的形狀缺口。 為什麼台北市會靠海呢?台北市和新北市的席次數量非常多,設計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