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水溪三百年‧讀書筆記|GM閱讀
📚
《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
張素玢 著作
衛城出版 2014年
🥗
在看臺鐵地圖的時候你可曾想過,中南部的鐵路都是蓋在平原的中線上,但為什麼只有彰化的鐵路是沿著八卦山下,從彰化市一直走到二水,過了濁水溪才再彎回雲林平原。
關鍵就是濁水溪。濁水溪的河面寬達數公里,跨越此河的工程相當艱鉅,因此鐵路路線就往中上游移動,來到河面最窄的二水,1907年濁水溪橋完工。1908年縱貫鐵路全線通車。
除了鐵路,公路部分也有相似的情況。在日本殖民時期政府就已經開始興建連絡雲林西螺和彰化溪州的公路橋梁,但隨著戰爭爆發而停擺。直到戰後在美援協助建設下,西螺大橋才在1952年完工。在當時是僅次於舊金山金門大橋的世界第二大橋。
💊
《濁水溪三百年》討論濁水溪流域的歷史發展、產業變遷、環境問題。這本書不以歷史作為主要軸線,而是用六個主題「洪水、治水、邊際土地、社會運動、後米糖農業、水資源利用」相互串連。這一系列內容能夠幫助讀者拼湊出濁水溪平原的發展圖像,也能根據作者提供的資訊按圖索驥,進一步搜索研究。
我覺得最有趣的部份是「後米糖農業」這一章。濁水溪兩岸的稻米與蔗糖,是臺灣從戰後到1970年代最重要的外匯來源。不過,於此同時也有幾項經濟作物非常興盛:洋菇、蘆筍、葡萄。臺灣的洋菇出口量在1977年達到世界第一,到了1980年代後才轉趨沒落。由於我沒有經歷過農業為首的時代,很難想像「臺灣曾經是洋菇王國!」這本書有許多這類的有趣知識,讀來令人眼睛一亮。
🏺
濁水溪除了是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也同時是沿岸平原災害來源。由於臺灣夏季常有大量降水,濁水溪在歷史上便曾經多次氾濫甚至河川改道。日本殖民政府因此實施護岸堤防等工程,也啟動山林資源調查,企圖雙管齊下「治山又治水,來駕馭這條桀驁不馴的河流」(p52)。
我不太認同作者這裡的敘述,他在第二章把山和河當成需要被「治」的問題,解決方案是保護山林,以及避免原住民砍伐。這是一個以平地漢人為中心的觀點。河川氾濫之所以成為「問題」,之所以危害生命財產安全,是因為人們圍河造田,把自己的生命和財產放在河灘地,導致土地超限利用。本書沒有看見這方面的反思,是稍微可惜之處。
這本書名為《濁水溪三百年》,但幾乎所有的論述都聚焦在下游的平地漢人農業社會,比較少討論到河川中上游的人民、森林、水庫等。難得討論到的篇幅卻都是關於保護山林的內容。從這裡可以看見作者帶著明顯的立場在寫作,這也與他出生於彰化員林的背景有關。
🌟
整體來說,閱讀這本書是收穫良多。雖然「三百年」應該可以寫成一本三四百頁、足以砸死人的大書,但作者選取的內容很精簡。本書概述了一個主要的框架,剩下的空間留給讀者自行探索填補。這樣讀起來其實比較輕鬆無壓力。
🌴
這本書是2019秋季 環境社會學 選讀書籍。 也是2017秋季 人文地理學通論 選讀書籍。
📅
閱讀於 2019年11月25日~11月29日。
留言
張貼留言